這篇「談靜」,文詞很優美,希望能吸收內化以增強文筆。
作者 張秀亞
作品溫婉敦厚,文字淡雅,立意悠遠。每藉生活中平凡細微的事物,寄寓深邃的哲理,曾自述:「一篇好的文藝作品在形式上要有吸引人的力量,而主題應該是健康的,要能引人走向光明,追慕正義。」
出處
節選自張秀亞 【心寄何處】
題解
就立意而言,從起首寫客觀環境所呈現的「外在靜境」,到結語藉陶淵明詩句點出可以操之在我的「內在靜境」;啟發吾人必須心湖澄明,然後才能擁有燭萬物、應萬事的智慧。
大綱
作者舉出樂聖貝多芬的成功, 只因他忍耐住了寂寞,他更充分的利用了生命中的空白——幽獨、清靜。英國詩人彌爾頓在他創作的生涯正盛的時候也失明了,最後出,唯有在寧靜中,才能保持冷靜與理智,看清楚真理的面目,看明白是之為是,非之為非,而保持你那不偏不倚的判斷力。
特色
雖然題面嚴肅,但以散文的筆調來敘寫,舒卷自如。作者以詩人的心靈,捕捉哲人的玄思;既記述了貝多芬和彌爾頓的事蹟,又抒發了對靜的情趣的深沉體驗,更對靜的哲理作了深入探討;融記敘、抒情、論說於一爐,可作為散文寫作的借鏡。
全文 賞析
本篇全文以「靜』一字為主軸,張秀亞的「靜』透過貝多芬、彌爾頓兩位歷史上有名的人為例子,強化自己議論的觀點,讀起來更讓人折服。
在修辭方面,有排比、轉化、引用,各種不同的修辭巧妙的融成一爐,不著痕跡。
「庭院一片靜,看當頭月好」,一開始,張秀亞用這兩句詩句沉澱了每個讀著的心靈,接下來是ㄧ連串富有哲理的抒情句子;「靜」是作著要闡明的,但整篇文章讀起來沒有任何過於死板、嚴厲指責的口吻,只有一句句直得讓人反覆吟誦,深思的名言佳句;雖然是說裡,卻是用富有感情的筆觸表現,讓你自己體驗「靜」的道理,別有一番趣味。
佳句
「靜不是停滯,靜不是休止,靜是莊嚴的工作、熱切的活動的前奏,好似音樂演奏會啟幕前,那寂然無嘩的臺前。」
「一隻航行遠洋的大船,儘管在風浪中顛簸,但船頭的那只羅盤針卻是靜靜的永指著不變的方向,一顆偉大的心靈,彷彿似之。 」
《談靜》全文 ◎張秀亞
炎夏溽暑,到處都是燥熱與喧囂,坐下來,在綠樹蔭裡輕搖著一把圓扇,讓我們來談談這個美妙的字--靜。
一上來,先默誦兩句徐志摩的詩吧:
「庭院是一片靜
看當頭月好。」
感到嗎,一種恬靜之感,是否如春日小溪般,在你的心頭涓涓而流?
我們的生活不是完全屬於「動態」的,也不完全是屬於「靜態」的,而靜定二字比活動似乎更為重要。
靜不是停滯,
靜不是休止,
靜是莊嚴的工作、熱切的活動的前奏,好似音樂演奏會啟幕前,那寂然無嘩的臺前。
只有在最深度的寧靜,最高度靜謐中,你才可以慢慢的調理你的弦索,時間一到,它才可發出動人的節響來。
只有在幽獨、寧靜之中,你才可以悄然的蓄集你生命的力量,如涓滴之歸向大海,如塵沙之堆積邱山,不知不覺間,形成了你的強力與偉大。
唯有在寂寥清靜的環境中,寧靜的情緒中,你才可以有暇使心靈臨流自照,更清楚的認識了自己,悟知「今是而昨非」,或者「今非而昨亦非」,面對做人治事的態度憬然有所改變,以完成自己的人格,完成自己的使命。
一隻航行遠洋的大船,儘管在風浪中顛簸,但船頭的那只羅盤針卻是靜靜的永指著不變的方向,一顆偉大的心靈,彷彿似之。一個在事業或學術上有成就的人,他的心裡永遠在寧靜中保持一片澄明,不為外界風雪塞途而踟躕徘徊,不知何去何從,他們在幽獨寧靜中完成其偉大卓越,完成其「我之為我」。
我們都知道樂聖貝多芬,他的生活真可說夠寂寞、孤苦的了,但他的成就,他的輝煌的人格,實足以照耀千古,此無他,只因他忍耐住了寂寞,他更充分的利用了生命中的空白--幽獨、清靜。
我在一本書上看過他的一張照片,他著了一件黑色的氅衣,雙手插在衣袋裡,在荒冷的秋林,由影子陪伴著尋求他的靈感,淡淡的日光自他的身後照來,秋風將他的頭髮吹得異常蓬亂,他踏著沙沙的落葉向前走去,一雙眼睛,帶著悲悽的神情,注視著地面。--那是貝多芬閑散的時候,那是他逍遙的辰光,他的羽毛筆與樂譜被扔在一旁了,他的鋼琴被冷落在一邊了,但我們能說在那時刻他神聖的創作生涯停止了嗎?沒有,絕對沒有,他只是在親近他最喜愛的大自然,他來訪問靜靜的秋林,他來諦聽那微語的落葉,藉以感知大自然的脈息,用以形成他樂曲中的神奇旋律。他是在寧靜中儲存他的力量,在寂靜中完成他壯麗的交響曲。在形式上看來,他是在悠閑的踱步,但他的創作力,在那片刻,正達到了顛峰狀態,此刻的靜謐,反映在他無數的樂譜中,形成了最感人的聲音,如風雨之撼動林梢,震撼了人們的心靈。
羅曼.羅蘭在為這一代樂聖寫的傳記中說:
「自然界給了他最大的安慰與快樂,在大自然中,他看見了上帝,大自然也反映出祂的慈悲,在大自然中,他找到一種寧靜來調和他的悲慘。……」
是的,他找到了寧靜!寧靜美化了他的生活,且給它敷上一層喜悅的色彩,使他能夠繼續活下去,且繼續發揮他的創作力。直到後來,他患了耳聾,但仍不放棄他的音樂,且寫出許多支宏麗的曲子,這都是他愛寧靜的靈魂形成的「神蹟」!
在生活中,比貝多芬的際遇更不幸的,是英國的詩人彌爾頓,在他創作的生涯正盛的時候,一如貝多芬的失聰,他失明了。在一篇詩裡,他痛苦的寫下了那樣的句子:
「黑暗,黑暗,黑暗……」讀著這樣的字句,誰能不為之淒然?
有人說,造物太殘酷了,偏偏要貝多芬耳聾,要彌爾頓眼瞎,我卻說(那絕非幸災樂禍):安知那不是造物主故意的安排,祂怕這兩位絕世的天才受到世俗聲色的眩惑,失去了心理上那份平和與寧靜,寫不出他們的曲子與詩,這才教作曲的貝多芬耳聾,寫詩的彌爾頓目盲,這只為了讓他們的心靈更能嘗味那份寧靜的甘美。
不是嗎?在寂靜中,貝多芬說:他似是聽到了那支神聖的豎琴在響,他的樂曲,不過是記錄那神聖豎琴的聲音罷了;在寂靜中,彌爾頓狂喊著黑暗時,他似看到了天上神聖的光輝!他們悲劇性的遭遇是真的,但那毫未妨礙他們的創作也是事實。
當然,我們並不希求耳聾與目盲,但這兩個偉大人物的傳記卻昭示給我們一個真理:除非你不為外面的世界,市場街頭的繁華所迷,你才能有所成就,你耳聰目明,但有時,你得使自己像一個失聰失明的人一般,不為聲色的引誘而迷惑眩亂。不然,即使終日坐在課室窗前,或是辦公桌邊,而不能忘情於外面的世界,心有旁騖,必將一事無成。
在你們的心中嵌上一片寧靜吧,使你生命的小河向前滑流吧,沿著平靜的邊岸。
在你的靈魂深處保持住一片靜吧,使那兒的景色,宛如絢麗的秋日,讓一切在你的心中慢慢醞釀成熟--一支歌、一篇文、一首詩。
一個最幸福的人,是心中平和寧靜的人。
唯有在寧靜中,你才能保持冷靜與理智,看清楚真理的面目。看明白是之為是、非之為非,而保持你那不偏不倚的判斷力,如此,你才能保持精神上的獨立與自由。
去靜察你自己的內心,並靜觀萬物吧。你能嗎?偷得浮生半日閑,享受一下「靜」的甘美。水流、花落、雲移、山在……在寂靜中,我們的精神與大自然合而為一了,我們將變得更純樸,更和悅,更智慧,也更恬靜了,心湖是一片澄明,萬物的影子皆清晰的反映其上。
「結廬在人境,卻無車馬喧。」這兩句詩值得我們反覆默誦,這境界使我們心嚮神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